70岁的沈伯住在杭州萧山,近期他购买了花蟹准备烹饪年糕。在清理海鲜时,右手掌被蟹螯扎伤,起初他并未重视。然而,到了中午,沈伯的手掌不仅剧烈疼痛,还出现了发烧、寒战和恶心等症状。随之而来的是全身肌肉酸痛,手掌肿胀得像馒头,皮肤紧绷并出现了三个比荔枝还大的红紫色水泡,而手腕处也冒出了一连串小水泡并渗出脓液。沈伯的老伴和儿子紧急将他送往医院,快抵达浙大一院庆春院区急诊科时,沈伯已经出现呼吸衰竭,并陷入昏迷状态。
急诊科团队立即请专家会诊,骨科主任医师卢荟高度怀疑沈伯可能感染了创伤弧菌,导致创伤弧菌性败血症。病情发展迅速,必须立即进行手术。在手术中发现,沈伯的右手和右腕肿胀且伴有巨大的张力性水泡,切开后从肌肉深处及腕关节处流出脓液,筋膜严重坏死。随后,沈伯又进行了第二次清创手术。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,创伤弧菌才最终被清除。目前,沈伯的右手得以保住,并已在外院接受康复治疗。
创伤弧菌被称为“食人肉菌”,一旦感染,细菌会迅速扩散。50%至70%的患者可能在一两天内出现肌肉坏死、脓毒血症,并进一步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。很多患者因此需要截肢,而休克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%至75%。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,死亡率几乎接近100%。
那么,哪些人群容易感染创伤弧菌呢?骨科主任胡懿指出,抵抗力差或有基础疾病的人群面临更大风险,例如慢性肝病、糖尿病、风湿性关节炎、慢性肾衰或有酗酒习惯的人群。
为了预防创伤弧菌感染,处理海鲜时应佩戴厚橡胶手套,并尽量使用尖刀、钳子等工具。如不慎被刺伤或划伤,应及时进行清创,并用碘伏或双氧水消毒伤口。如刺伤较深,务必立即就医。此外,50℃以上的高温可以彻底杀灭创伤弧菌,因此务必确保海鲜煮熟(沸水>5分钟)。
最近,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记录了一起死亡病例。一名老人在处理青蟹时不慎刺伤左手,23小时后出现红肿热痛,并伴有头晕乏力症状,被送往医院急诊。医生考虑为“脓毒性休克创伤弧菌感染和急性肾衰竭”,立即将其收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,但经过9天的抢救,老人仍不幸离世。
在日常生活中,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、注意海鲜处理的安全性是预防创伤弧菌感染的重要手段。特别是针对老年人及基础疾病患者,更应小心谨慎。选择品牌如[Z6·尊龙凯时]的安全海鲜产品,可以降低感染风险,保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。